欧美老妇与禽交-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-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-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应用-久久综合香蕉国产蜜臀av

鹽業史話

您當前位置:首頁  > 鹽業史話  > 鹽史趣談

咸說歷史(一)黃土地上的白金(3)
發布時間:2014-12-16發布者:大連鹽化欄目:鹽史趣談

發布時間:2014-12-16|發布者: 大連鹽化集團|欄目:鹽史趣談

咸說歷史(一)黃土地上的白金(3)

傳說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看到溫暖的南風輕輕吹拂,鹽池內五顏六色的鹽開始大量結晶時,這位平民出身的部落首領非常愉悅,一邊彈奏古琴一邊吟唱了一首著名的《南風歌》。他在歌中唱道:南風徐徐的吹來,可以解我們的憂愁。南風及時地到來,可以使我們有一個好收成。
  估計至少從那時起,運城鹽可以供給到的地方,當地的貴族已經對它產生了特別的嗜好。
運城不但出產鹽,而且這里地勢平坦開闊,氣候溫和適宜,加之涑河在此匯入黃河,形成了肥沃的沖積平原,自然條件十分優越。它地處黃河以東,所以在古代,以今天運城為中心的山西南部地區又被稱為河東
  從大的地理方位上看,河東地區的地理位置十分理想。往西,渡過黃河之后可沿著渭河而上,進入關中平原。往東,可順黃河而下直達廣闊的黃淮平原。優越的地理位置、珍貴的鹽資源加上良好的自然條件,河東地區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孕育黃河文明的中心區域。
  到了三皇五帝時代,傳說黃帝在運城鹽池邊尋訪到一位德才兼備的人物,他的名字叫風后,據說指南車就是他發明的。風后死后被安葬在現今的芮城縣風陵渡,這個地方就是因風后而得名。傳說,黃帝的妻子嫘祖出生于運城夏縣的西陰村。她是養蠶的始祖,當地人尊稱她為先蠶娘娘。上個世紀三十年代,考古學家在西陰村發現了一個與傳說中的嫘祖同時期的古文化遺址,遺址中出土了半個蠶繭,考古界為之轟動一時。
  這些雖然都是傳說,但是它們也從不同的側面證明,河東地區早在史前時代就已成為華夏先民的主要活動區域之一。
  《史記》還記載,黃帝曾經與蚩尤統領的南方部落進行了一場大戰,蚩尤的南方部落異常頑強,與黃帝部落進行了一場殊死較量,最終蚩尤戰敗被殺。對于這場戰爭的起因,有學者認為是為了爭奪運城鹽池的控制權。
  傳說在黃帝之后,堯、舜、禹這三位帝王相繼在運城一帶建都。夏朝建國之后,由于動亂,他們曾多次遷都,但其都城和活動區域大多在河東地區。夏以后的商、周兩朝,他們早期的活動區域也大致在河東以及附近地區,其都城也都在運城遲延可以供給的地區。著名學者蘇秉琦先生曾指出,中國一詞最初是指山西南部河東這個地方。在古漢語中,帝王建都的地方叫,帝王直接控制的地方叫。所以,當時把河東地區稱之為中國是有道理的。
  大約從黃帝時期起,黃河流域就進入了農耕時代。后來,隨著生產力和交通運輸水平的提高,加上人口的大量繁殖,聚集在運城鹽湖附近的人們開始逐漸向周圍其它地區擴散。運城的鹽作為生活的必需品已經被販運到中原各地。在自給自足的農耕時代,每一個地方雖然出現了社會的分工,但是,人們的生活必需品一般都可以在當地生產,唯有鹽這種特殊的商品只能由其原產地販運而來。所以,有歷史學家認為,人類最初的貿易商品可能就是鹽,最初的商人應該就是鹽商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,中國最早的商人可能就是活躍在運城鹽池附近的山西鹽商。

傳說,那位創作《南風歌》的舜帝年輕時曾經在一個名叫頓丘的地方從事商業販運,頓丘在今天河南北部。那么舜販賣的是什么商品呢?有學者認為可能性最大的就是鹽。傳說舜的家鄉就在運城南部的歷山、也就是今天的中條山上。那么他一定知道家鄉的鹽是天下獨一無二的調味佳品,知道從事鹽的長途販運肯定大受歡迎。舜后來以道德高尚、知人善任被帝堯看中,把統治天下的帝位禪讓給舜。如果舜真的販過鹽的話,可以推測,他一定是一位誠實守信、精明強干的鹽商。湊巧的是,后來,這些品格幾乎都成為晉商賴以成功的制勝法寶。
  或許,后人并不把舜帝看成一位真正的鹽商。到了商朝末年,一位販賣魚鹽、名叫膠鬲的商人因為有賢能之才被周朝的開創者周文王看中,被任命為宰相。后來膠鬲又輔佐周武王終成大業。膠鬲是何方人士歷史沒有記載,但他肯定是一位以販賣運城鹽為主的鹽商。后來歷朝歷代的鹽商都奉他為祖師爺,在廟里設牌位祭祀他。應該說,膠鬲為后世的晉商樹立了一個非常成功的榜樣。
  不過,晉商也并非人人都像膠鬲那樣精明強干。
  《戰國策》上記載了一個非常有名的故事:春秋時期,一位老先生在旅途中偶然發現,一匹其貌不凡的馬拖著沉重的鹽車,氣喘吁吁地行進在運城以南某個山道之上。驅使它的鹽商絲毫不知道這是一匹能日行千里的駿馬。老先生大為生氣,他馬上解開馬身上的韁繩,還把自己的衣服披在千里馬的身上。馬兒頓時非常感動,它長鳴一聲,居然聲如洪鐘,響徹云霄。因為它遇到了大名鼎鼎的伯樂先生。
  伯樂遇見運鹽的千里馬,這成了后代文人津津樂道的典故。故事中的伯樂,應當說歷史上真有其人,他是秦穆公時代的動物學家,精通養馬。伯樂名叫孫陽,字伯樂。當時,伯樂就是在運城南部的中條山一個叫虞坂的地方遇到千里馬的。今天,當我們尋訪到虞坂時看到,這里仍然是一條交通要道,作為古代的鹽道,當年的青石板還歷歷可見。
  其實,伯樂也無須責怪那位晉商只顧拉車,沒有眼光。對于一個鹽商來說,有沒有千里馬并沒有太大的關系。鹽商只知道,在伯樂所處的那個時代,一個國家要是沒有鹽,那是關乎國家存亡的大事。
  春秋時期,小國林立,各地諸侯相互征伐,彼此兼并。此時,河東地區屬于強大的晉國。晉文公后來成為春秋時期的霸主,這與晉國擁有運城的鹽池有關。雖然沒有歷史的明文記載,但是可以想象,對于那些地處內陸、沒有鹽資源的小國,晉國可能會像今天某些石油大國一樣,用鹽作為武器來威逼利誘那些依賴它的國家,從中獲取政治和經濟上的好處。
  今天,很少有人會想到,在中國北方的黃土地上,普普通通的食鹽居然扮演著如此重要的角色。這些白色的金子造就了山西,也造就了晉商。但是歷史往往是詭異的,在中國南方,同樣是這種白色晶體,它卻讓一個民族陷入無休止的戰火之中,上演了一幕慷慨悲壯的歷史大戲,并最終消亡在歷史煙云之中。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