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美老妇与禽交-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-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-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应用-久久综合香蕉国产蜜臀av

鹽業史話

您當前位置:首頁  > 鹽業史話  > 鹽史趣談

千年記憶(四)
發布時間:2016-06-06發布者:大連鹽化欄目:鹽史趣談

發布時間:2016-06-06|發布者: 大連鹽化集團|欄目:鹽史趣談

千年記憶(四)

文章來源:江蘇金橋鹽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

關聯名人名事多者

板浦場千多年間,隨海勢變化而遷徙,隨海退陸延而跟進,始終是離云臺山最近的一處產鹽所在。它見證了云臺山與陸地的分合,也與云臺山以峰地互襯、山水相映,成為名人登臨的舞臺、名事滋生的沃壤。

第一次淮鹽技改成功于板浦場。《明史?食貨志》說:“淮南之鹽煎,淮北之鹽曬。”那么淮鹽曬制法何人何時所創?史料載:明初朐陽西海所人丁永“通商賈兼魚鹽”,成化三年(1467)31歲的他被官府任命為板浦鹽業督辦,主導了燃薪煮鹽改變為池灘曬鹽。當然,海鹽史上池灘積鹵、太陽曬制工藝,在金代就出現過這方面的點滴文字。《金史?食貨志》載:大定二十三年(1184)曾在山東鹽區發生一起日炙私鹽案,而其時海州的獨木場、板浦場、臨洪場隸屬于莒州鹽司,是否可以推斷淮北鹽區也有灶民知曉或掌握了日曬海鹽的技藝,但那時還沒有被官府認可并推廣。不管怎說,淮鹽灘曬始于板浦場之結論,傳說與史料合拍。

孫悟空一出山嘗的第一口咸味是板浦鹽。吳承恩創作于明嘉靖年間的名著《西游記》,第一回寫孫悟空乘竹筏離開花果山去尋訪神仙,被風吹到海邊,看到了淘鹽人。明時,與板浦場同樣處于云臺山麓的鹽場還有一個徐瀆場,孫悟空看到的是徐瀆場灶民還是板浦場灶民呢?這個問題似乎無刨根究底之必要。但從當時板浦場之歷史早于徐瀆場,規模亦大之,特別是板浦場幾經擴建,板浦鎮成為淮北鹽區最重要的集鎮。吳承恩來云臺山游歷、采風、構思,大多應是落腳于板浦,正如清人黃申瑾所言:“登(云臺)山者必宿板浦場市。”吳承恩可以一邊構思,一邊眺望板浦場鹽田,他筆下的孫悟空竹筏也只能被風吹到板浦場。

板浦鹽商養育成功著名經學大師和清末武狀元。清乾隆、嘉慶年間,淮北鹽都板浦出了一位經學大師凌廷堪(1755——1809),在古海州地面上極有名望。他的父親凌文昌是板浦場鹽商。傳說凌廷堪長于論辯,精通古代禮制和樂律,且著作等身,飲食、禮儀、祭例、服飾、樂器、韻律等,諸多領域莫不探究,多有著述。特別是他嗜文嗜教而輕官,名著《鏡花緣》作者李汝珍、《海州文獻錄》中稱道的“淮海間無不知有二喬”的喬紹僑和喬紹傅、曾在海州鹽運司運判鄧鳴崗處教書育人的海州學界泰斗許喬林等,都曾是他的學生,或經常求教于他。清末光緒十八年(1892),海州人卞賡被光緒皇帝御筆親點為武狀元,被列入《中國狀元譜》。武功高強者搏取武狀元不足為奇,有人統計中國自唐至太平天國時(元朝未見有載)共有武狀元301人,其中清朝共有109人(也有說是110人),但與板浦場鹽有關的僅有卞賡1人,那就是他的父親是清同治時期經營板浦場鹽的大鹽商,是板浦場鹽使卞賡身強力壯且勇于搏擊。

板浦鹽使《鏡花緣》滋味萬千。清代《鏡花緣》是部百回長篇小說,作者李汝珍(1763——1830)大致在清乾隆四十七年(1782)其兄李汝璜調任板浦場鹽課司大使時同來板浦寓居,其時也是板浦場的黃金時期,板浦鎮因板浦場及淮北其他鹽場巨大鹽產和豐厚鹽利而繁榮興旺,流淌的白銀之光和光怪陸離的市井生活,加上云臺山的幽谷深壑處處飄溢著神氣仙霧,給年輕的李汝珍以無限遐想,歷經35年終于完成巨著《鏡花緣》。有人評價《鏡花緣》與《西游記》、《封神榜》、《聊齋志異》同輝璀璨,神話色彩濃郁,充滿浪漫幻想和撲朔迷離。如此說來,起始于板浦場進而推廣于淮北各鹽場的改煎為曬制鹽工藝的成功,使板浦場及淮北各場創造的經濟價值突飛猛進,地域文化也得以催化與滋潤,文人雅士更文更雅,思維更加奇特,吳承恩、李汝珍雖時隔300多年,仍不比伯仲。

板浦鹽釀汪氏醋滴滴酸醇。鹽味咸,醋味酸,鹽醋各領菜肴不同味域之千秋,豈知小有名氣的灌云縣板浦鎮“汪恕有”牌滴醋一面世即與板浦場鹽業不脫干系。康熙十四年(1675),“汪恕有”滴醋還只是小巷中不是所有人都知曉的作坊,是板浦場鹽課司大使田種玉的啟發和支持,汪醋老板才曉得廣告宣傳之重要,整修了位于板浦大寺巷內的自家作坊門面并掛起了“汪恕有”的招牌,從此生意更旺。生意場上真還就是這樣,一個金點子可以旺銷一個商品,可以搞活一個企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