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美老妇与禽交-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-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-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应用-久久综合香蕉国产蜜臀av

鹽業史話

您當前位置:首頁  > 鹽業史話  > 鹽史趣談

黃驊海豐鎮鹽業興衰史(一)
發布時間:2016-08-29發布者:大連鹽化欄目:鹽史趣談

發布時間:2016-08-29|發布者: 大連鹽化集團|欄目:鹽史趣談

黃驊海豐鎮鹽業興衰史(一)

文章來源:中國鹽業協會

海豐鎮遺址在黃驊市東15公里,于今黃驊市羊二莊鄉海豐鎮村村南至楊莊村之間,向東20公里與渤海相接,面積超過228萬平方米。據《鹽山新志》記載:“海豐鎮在天津未興之前為海口第一繁榮之區……至元鹽業不振,漸廢為墟……,海豐鎮為繁盛之區皆以行鹽故也……。”說明海豐鎮的興衰與鹽業密不可分:20004月和20025月,為配合朔黃鐵路建設,河北省文研所會同滄州巾文物管理處、黃驊市博物館對黃驊市羊二莊海豐鎮遺址進行了兩次發掘,面積達2000平方米,從現場發現了十九個鹽灶,鹽灶的形狀大同小異,由煙道和灶膛組成。灶膛皆為圓形,用半頭磚砌成,下大上小,直徑0.4-0.5米、殘存高0.2-0.4米;煙道呈斜坡狀,有磚砌和土壁兩種。通過對鹽灶的復原,再現了當時海豐鎮作為金宋時期我國最大的一處內陸碼頭經濟繁榮、文化興盛、交通發達的盛況。

兩千多年來,海豐鎮人民世代相襲,以制鹽為業,歷經春秋的始興。唐、宋、遼、金的中盛,明中葉的極盛和明后期至清、民國間的衰落,解放后又蓬勃復興。

一、鹽業的肇始

春秋時期,齊國大臣管仲為謀求富國強兵,建議齊桓公“煮海為鹽”,發展鹽業,以魚鹽之利稱雄天下。黃驊當時地處齊國北部,鹽業始興。秦始皇時期,因此地魚鹽富饒設柳縣(在羊二莊東南十余里即今海豐鎮附近)。西漢元封元年(公元前110),桑弘羊為治粟都尉,請置大農部丞37名,分駐全國產鹽多的郡縣,全國始設鹽官38處管理鹽政。渤海郡章武縣(縣治今黃驊市故縣村北)為首批置鹽官之縣,時今海豐鎮一帶已有鹽民小規模煮鹽,鹽運以水路為主。王莽時期(公元1423),渤海西岸發生大海浸,“天嘗連雨,東北風,海水濫,西南出,寢數百里,九河之地已為海所漸”。九河之地包括今之天津、寧河及黃驊—帶,海水浸沒約一百年,鹽業、農業均遭摧毀。東漢末年,渤海郡高城東北一百里,北盡漂愉(今黃驊市海豐鎮附近),東臨巨海,民咸煮海水,藉鹽為業。到1800年前的東漢時期更呈現了“萬灶青煙皆煮海”的盛況,所產原鹽運抵當時的國都長安。

東晉建興元年(公元318),后趙主石勒派王述在角飛城(城本故柳縣即今海豐鎮村)煮鹽,場灶范圍相當于今黃驊沿海鹽場及今海興縣境(《水經注》載)。北魏武帝永熙三年(公元534),在滄、贏、青、幽四州“傍海煮鹽”,以滄州為最盛,多達1484(《鹽山山新志》載為4884),而滄州之場灶,多在今黃驊市海豐鎮附近。時鹽運水路以柳河(北臨海豐鎮)航運為要津。過角飛城(今海豐鎮),西南經羊二莊,西至章武縣治所(今黃驊市故縣村),再經高城縣治北(今鹽山故城趙村)復西行滄州捷地,經達長蘆(今滄州市),連接漳、衡二水。陸路由羊二莊經滄州而總匯瀛州(河間)為轉運,西行行銷各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