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美老妇与禽交-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-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-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应用-久久综合香蕉国产蜜臀av

鹽業史話

您當前位置:首頁  > 鹽業史話  > 歷代鹽業

復鹽史話-----------明朝時期
發布時間:2019-03-12發布者:大連鹽化欄目:歷代鹽業

發布時間:2019-03-12|發布者: 大連鹽化集團|欄目:鹽化史話

明初,今大連地區再次遭受兵燹,加之倭寇之患,人口減少。明朝廷繼續實行移民屯田政策。至明代中葉,復州衛有屯田軍1019名(戶)、金州衛有屯田軍2022名(戶),其他移民888戶。這些屯田移民戶按每戶5人計算,總人口約達20萬人之眾。上述屯田移民來自四面八方,形成全國各地居民大雜居的格局,城區的農業、鹽業、商業、手工業均有發展,這對推動大連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,無疑起到積極的作用。

明朝建立以后,特別重視鹽政,不僅設置了較為完備的鹽務管理機構,而且為解決邊疆軍食短缺等問題,建立起行之有效的“中鹽”制度。洪武初年,全國鹽政歸中書省管理,洪武十三年(1380)廢中書省,鹽政統歸戶部。宣德十年(1435),戶部設十三清吏司,明確規定:山東清吏司兼管遼東都司及全國鹽政,也就是說,不管此后遼東境內的鹽政歸鹽課提舉司還是歸遼東都司,中央管理層面都由戶部山東清吏司負責。

洪武初年,為管理各地鹽政,明朝政府先后在各產鹽地設置管理機構,其中包括六個都轉運使司,七個鹽課提舉司,除此之外,還專門設置了“遼東煎鹽提舉司”,負責具體管理遼東鹽政事務。提舉司設正七品司提舉、正八品同提舉、正九品副提舉等官員,其職掌與都轉運司相同。永樂時期,朝廷調整遼東鹽政,規定“遼東鹽場不設官,軍余煎辦,召商易粟以給軍。凡大引四百斤,小引二百斤。”明英宗正統六年(1441)八月,朝廷決定,“革除遼海煎鹽提舉司,歲辦鹽課令遼東都司帶管。”這里提到的“遼海煎鹽提舉司”與此前的“遼東煎鹽提舉司”應是同一個機構。很明顯,此前遼東鹽政由朝廷專設機構“遼東煎鹽提舉司”管理,正統六年(1441)八月,這個機構裁撤,朝廷才把具體管理權下放給遼東都司。

遼東都司管理本地鹽政40多年后,在明憲宗成化二十一年(1485)二月,遼東巡撫馬文升“應詔言事”,向朝廷提出十條具體建議。關于鹽政,馬文升寫道:“洪武間,每衛遣一百戶軍隸山東運司煎鹽以供各衛,后以遼東鹽賤,多不往支,常為典守者所私,今宜移文各衛鹽場,以成化二十年所煎者易糧入本衛預備倉,計可得糧十數萬。此外更為區畫,數年非惟可足原數,尤可以為兇荒之備。”從馬文升的奏疏中我們得知:洪武年間遼東鹽政曾歸屬山東轉運司管理,生產的食鹽主要供應各衛軍民食用,但由于食鹽價格較低,前往支取者少,給管理者中飽帶來便利,故馬文升建議,以糧食易換成化二十年(1484)所煎之鹽,以解決各衛糧儲不足的困難。

武宗正德三年(1508)七月,即馬文升“應詔言事”二十余年后,遼東巡撫劉瓛上奏朝廷:“遼東地方山海隔阻,舟楫不通,原無民運,止有田糧,每年所入止足歲用三分之一,今倉庫空虛,軍士缺食。查得所屬二十五衛,衛有鹽場,每年例該煎鹽三百八十五萬六千四百三十斤給軍食用,但鹽場去衛頗遠,運送甚難,欲自正德四年為始,每年鹽課通收在場,召商中買,所得價銀,俱聽管糧郎中召商糴買糧料,以備官軍月廩。如此則邊儲有助,而鹽課不致虛費。”朝廷同意了他的建議。這段奏疏告訴我們,此時遼東每年煎鹽定額是3856430斤,自正德四年(1509)開始“召商中買”,再用所得銀錢購買糧料,供應各衛所需,從而把遼東鹽納入到“中鹽實邊”的體系之中,區別只是管理權還掌握在遼東都司手中。

就鹽政歸遼東地方管理,鹽利歸遼東軍民享用這點而言,正統以后沒有大的變化。宣德年間,遼東都司二十五衛的結構最后穩定下來,按照慣例,每衛撥出一個百戶所到沿海設置鹽場,從事煎煮海鹽的生產活動。

據《遼東志》記載:復州衛鹽場百戶所在復州衛城西42里。《遼東志》“山川地理圖”和《全遼志》“復州衛境圖”上均在復州衛城西濱海繪有“鹽場”城堡標識。《盛京通志》(康熙二十三年)在“蓋平縣城池”中記載:“鹽場堡,城南二百四十里,周圍一里一百四十五步,南一門。”此條記載應該來自兩年前編撰的《蓋平縣志》(康熙二十一年):“鹽場堡,復州西南六十里,周圍一里一百四十五步,南一門。”當時復州還沒有設置,明代復州衛故地歸蓋平縣管轄,故把其歸入“蓋平縣城池”。雍正年間先后設復州廳和復州,故編撰于乾隆初年的《盛京通志》(乾隆元年)把鹽場堡歸入“復州城池”中記載:“鹽場堡,城南八十里,南一門。”復州衛城即今瓦房店市復州鎮,如上文獻記載鹽場堡距離復州鎮的距離分別為西42里、西南 60 里、南80里,何者為是?確定的地點至少應該符合如下三個條件:一是位于海濱;二是有城堡遺址;三是距離和方位與文獻記載接近。復州鎮以西濱海數個地方有鹽田分布。一是復州鎮東北40余里太平灣,濱海有鹽城村;二是復州鎮西北40余里的蓋子灘;三是復州鎮西40余里的紅巖河;四是復州鎮西南30余里的鹽場村。前三個地方與文獻記載的里程接近,濱海有鹽田分布,有的甚至名稱鹽場,但沒有明代城堡遺跡,與文獻記載不符。復州鎮西南30余里的鹽場村,位于復州灣畔,與文獻記載的里程、方位、鹽田、城堡名稱都比較接近,而且附近有明代城堡羊官堡,是較為符合鹽場堡條件的選項,但是,在《盛京通志》等文獻中,羊官堡與鹽場堡并列,鹽場堡雖然與鹽軍密切相關,但同時也是遼東海防的重要設施,兩者不可能距離如此之近。

復州鎮南有金城村,此村位于復州鎮西南60里,村子附近有明代城堡遺址,俗稱“金城子”。此城東、西、北三面為低矮山丘環繞,南面有大片鹽田分布。城堡為石筑,面積45萬平方米,比羊官堡大些,南有一門,門額刻有“鹽城”二字。清朝時有金姓移民入住城中,故把鹽城改為金城。如上記載與文獻記載完全相符,故可以肯定此處就是明代復州衛設置的鹽場堡。

據《遼東志》記載:金州衛鹽場百戶所設置于金州衛城東北130里處。金州衛城在今天的金州區,從圖上測量,金州區東北130里為皮口鎮,明清時期地名貔子窩。皮口濱海分布著大片的鹽田,其中以東老灘開發最早,產量最大,故金州衛鹽場百戶應設置于附近。東老灘東北數里為城里村,是明代歸服堡所在地。

關于復州衛和金州衛鹽場百戶所的位置,有兩個問題值得注意:一是在《遼東志》“復州衛山川地理圖”和《全遼志》“復州衛境圖”上,鹽場均繪于復州衛城正西,而且與復州衛城的距離記載也比較明確,即42里,而清代文獻則記載其在西南60里,如果前者為是,復州衛的鹽場百戶所應設置于羊官堡以西的復州灣,畢竟這里距離衛城近些,另外,也有稱羊官堡為楊官堡,或鹽官堡者。

古往今來,復州都是重要的海鹽生產基地,鹽灘主要分布在羊官堡以西的復州灣和金城子以南的松木島灣,故明代初期鹽場有可能設置于復州灣,明代中后期則肯定設置于松木島灣。至于金州衛鹽場百戶所,有的學者認為應該有兩處:一處在金州衛城東北130里,另一處在金州衛城西北30里的鹽場島,即西海口,與復州衛鹽場百戶所設置一處,顯然是沒有什么道理的。